臺南市仁德區大甲國民小學110學年度推動本土語言實施計畫
臺、依據:
一、教育部「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綱要」、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」。
二、教育部推動鄉土語言教學訪視評鑑實施要點。
三、臺南市推動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實施計畫。
四、本校校務發展計畫。
貳、目標:
一、建立學生鄉土語言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,並能有效的運用鄉土語言。
二、培養學生探索與熱愛鄉土語言的興趣,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。
三、透過鄉土語言讓學生認識本土文化,以及認識不同族群的文化習俗。
四、教師落實本土語言的推展,尊重多元文化,促進社會和諧。
參、實施原則:
一、符合日常生活原則,教材教法均以「生活化」為主軸。
二、符合彈性多元原則,因班制宜、彈性運用時間,充分發展本校課程特色。
肆、實施方式:
一、組織鄉土語言教學委員會,成立「本土語言推動小組」(請見附件一),並定期召開會議。
二、課程與教學:
1. 包括閩南語、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等本土語言,依學生選習意願,以作為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之依據,每週至少安排 1 節本土語言課程。
2. 排定週二為「母語日」,當日活動以本土語言互動、及辦理相關活動。
3. 利用朝會時間介紹台灣諺語、歌謠、謎語等展演活動。
4. 辦理學生本土語言各項學藝競賽。
5. 教師適時適地隨機教學寓鄉土語言教學於趣味學習活動。
6. 建置本校本土語言資源網頁。
7. 鼓勵學生欣賞有關鄉土語言之廣播、電視教學或戲劇。
8. 利用每天打掃活動時間,播放本土語言教學錄音帶或CD。
三、師資安排與進修
1. 安排具備本土語言教學資格之現職教師擔任本土語言教學。
2. 鼓勵未具備鄉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,參加本市或教育機構培訓課程。
3. 利用週三下午結合各領域、各處室研習活動辦理,進行本土語言教學研討、課程開發與教學經驗分享。
四、教材選用
1. 依教育局訂頒教科書選用注意事項,選擇適用的本土語言教材。
2. 以生活化的聽說能力訓練為主,並配合全校性及本土語言教學活動,設計相關課程及活動。
3. 鼓勵授課教師自編補充教材,並彙整為教師教學檔案。
4. 已開課或未開課之本土語言,學校規劃自學網站,設立相關連結。
五、學習環境
1. 於走廊、教室布置本土語言學習櫥窗,發展每週一句本土諺語活動動。
2. 鼓勵教師配合課程播放鄉土語言廣播或視聽媒材供學生欣賞。
3. 配合藝術與人文課程,鼓勵教師教唱鄉土語言歌謠,並鼓勵表現優異之學生於兒童朝會表演。
六、教學評量:
1. 以遊戲、競賽、口頭發表、唱、朗讀、表演、小組互動等多元方式,進行教學成果之評量。
2. 評量宜兼顧形成性(過程)與總結性(結果)評量,並了解學生學習起點,評量其個別進步情形。
3. 聽說能力則於課程教學活動中,適時評量之。
伍、經費來源:由學校相關經費支付。
陸、預期效益:
一、認識本土語言進而了解本土文化,具保存、傳遞及創新的觀念。
二、增進學童說母語的能力,達到母語教學的目標。
三、落實本土語言教育,尊重多元文化,促進社會的和諧。
四、學生能習得本土語言諺語,了解其意義,進而深愛本土,養成愛鄉情
操。
柒、本計劃經校長核可後實施,修訂時亦同。
臺南市仁德區大甲國小110學年度本土語言推動小組
職稱 |
姓名 |
職掌業務 |
校長 |
白政弘 |
1.執行小組總召集人。 2.主持工作小組會議,綜理本計劃之推動事宜。 3.督導發展本土語言教學發展計畫執行情形。 |
教導主任 |
王沛晴 |
1.擬定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及相關事宜。 2.負責本計劃之擬定和各項目的執行、成立推動小組。 3.協助本土語言活動規劃與教師進修計畫。 4.評鑑計劃執行成效。 |
總務主任 |
林忠宏 |
1.協助本土語言教學情境佈置。 2.爭取社會資源投入本土語言教學活動。 3.協助推動本土語言相關活動。 |
教務組長 |
許毓芳 |
1.辦理本土教學實施計畫及相關事宜。 2.舉辦本土語言競賽、演說比賽、成果發表會。 3.負責各種資料彙整和成果自評量表填報。 |
學務組長 |
王慈雅 |
1.協助推動本土語言相關競賽活動。 2.配合辦理母語日活動。 |
事務組長 |
莊士毅 |
1.協助辦理本土語言相關活動之採購、支援、核銷。 2.本土語言網站建置教學資料。 |
年段代表 |
蘇美珠、黃惠琴 蘇郁媚、馬雅絹 |
協助推動本土語言相關競賽之訓練。 |
教師 |
王慈雅、周文淵 劉于慈、李婉慈、鄭永泰 |
協助辦理本土語言相關活動之指導。 |